第121章 发明小玩意
“这雪怎么就下个没完了?”韩大年抽着烟锅子看着飘下来的大雪皱眉说到。
“姥爷,我娘不是说了嘛!瑞雪兆丰年雪下的越大越好,来年冬麦才有个好收成。”
“你娘天天就怪话多,她随口瞎诌的你也信?”韩大年回首看着外孙笑到。
“当然信了,我娘说天越冷,麦地里的虫子就能被冻死,冻死了虫子就可以变成肥料,年外化冻开春小麦就能长得很旺盛。”
“小六,你文章做出来了没?姑姑晚上可是要看的,”多吉从里屋走出来,看见思修正坐在地上做手工活。
“做出来了,就在案桌上放着呢!”
“你在做什么?我看你忙活好几天了。”
“给我爹做个东西,我看他每天都趴在雪地上焖炉子,有一次我无意间碰到我爹的腿都是冰凉凉的,这东西做出来他也能少受点罪。”
“你不是跟姑父每天一起去的吗?你没趴地上?”
“就因为我也去了才晓得地上好凉,”说着他对着空筒子吹了半天,又拿去火盆边试试,原本没火苗的盆,轰的一下就起了好大的火苗。
“这是?”韩大年接手过来看了半天。
“我按照我娘的思路做出来的吹筒,姥爷好不好用?”
“好用,比趴在地上好用多了,这怎么还是活动的?”
“专门做成活动的,我爹做的每个地筒都不一样,它可以左右掰弯用。”
“这个好!”韩大年翻来覆去的看,自己还对着火盆吹了半天。
“姥爷也觉得好吧?我拿去瓜地试试看,”思修拿过吹火筒子急匆匆的跑去了菜地。
“出去穿上簑衣雪片子淋在身上冷,”韩大年对着出门跑远的外孙子喊到。
“知道了,”思修一路小跑到菜地来,看他爹正在棚子里拿泥巴糊出口。
“爹给你,一会焖火的时候用。”
“什么东西?”孙俊山看了一眼。
“我做的吹火筒子,不用趴在地上就能点火用的。”
“放在这,我糊好出风口就用。”
“爹我给你帮忙吹,”思修嘿嘿笑的对他爹龇牙讨好。
“你又闯祸了?还是惹你娘生气了?”孙俊山看了一眼小儿子。
“你看爹,我就不能做一样两样东西帮你?”
“不说算了,爹可是给过你机会的。”
“爹……”思修顿时撒娇的抱着孙俊山的胳膊,菊香生两个儿子都吃了苦头,没有心力顾上孩子,因此他跟他哥小时候几乎都是孙俊山抱大的,这也打破了父亲抱孙不抱子的传统,父子间多了很多莫名的亲昵感。
多地多发就是母亲抱大的,骨子里畏惧父威的成份表现的就很明显。
“我娘昨天写的东西我都看到了,爹,我喜欢娘写的东西,你回头趁娘不知道拿给我临摹一下好不好?”
“我就知道你没事不会瞎勤快的,松开手回头晚上回家我给找找去,你娘跟你们都是一样学的,她还没进过书堂,怎得就是写的比你们好?”
“娘要是小子绝对是个才子,真是可惜了!”思修摇头晃脑了半天,嘴里惋惜不已。
“你也知道为你娘惋惜呀?你还不好好念书?你都十四岁了,还整天淘的跟多谷多塘一样?”
“我这不是淘,我娘说我这是有创造力爱思考,我娘还夸我是个动手能力强的人。”
“我看你哥动手能力也不差,他怎么就不淘?”
“哥动手能力好归好,太死板板的了,不信爹去问娘,娘还时常感叹哥太过于老成了,一点都不像她。”
“就你好,好的跟沾了毛的猴一样,”孙俊山白了一眼小儿子气笑了。
“你们这些孩子,要说稳重的还得是你姐夫,有胆有识的看着一点都不像农家的孩子,要说可惜了,他才是真的可惜了!”
“我哥也比不上姐夫吗?”
“比不上,你姐夫五岁不到就带着你两个姐姐跟人去学岐黄了,那时候兵荒马乱的一家人分别了,能不能见面还都是个未知数。”
“你哥名字最后一个字,原来不是这个“迁”是谦逊的“谦”,是你姐姐姐夫出去三年后回来你娘才给改的。
“既然不保证能相见为什么还送走?”思修不理解。
“做爹娘的怎么舍得自己的孩子放过一线生机?”
“当时你魏叔提出带你姐姐们去京里避难,他还保证能让你姐姐们平安,你认为你娘会不答应吗?”
“就在你姐姐她们要走的那一刻,你哥就出生了,你哥出生后都没在家停留,连夜送去镇上避难。”
“也得亏一大家子走的快!稍微迟两三个时辰他们都走不掉了!”
“你原大舅妈的兄弟,在你娘他们走后就直奔我们三家来了,我跟你大舅看情况不对,还躲去双塘的地窖待了三四天。”
“不对呀爹!你不是说隔了好几天才来的吗?”
“骗你娘她们的,他们来家里抢完就奔了镇上你大舅家的铺子里待了几天,从多地娘嘴里套了不少情况出来,后来见差不多在套不出什么东西了,他们二次在进村的时候抓住了你大舅的。”
“怎么不跟我娘说实话?”
“都过去了还说它干啥?再说了你娘当时的情况并不好,刚生完你哥身体都来不及休养,整日担惊受怕的,镇上每天都有人砸门。”
“后来我去镇上接你姥爷他们回来,你娘瘦的就剩皮包骨了还不敢咳嗽一声,她那硬脾气就是你姥爷他们的主心骨,一旦倒下了韩家还不塌天了?她也是咬牙硬扛着的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