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电影需要花钱,还需要去电影院,成本是非常高的;而看系列短剧,非但不需要花钱,甚至都不用看广告,无论在什么地方,掏出手机就能看,几分钟就完事,成本几乎为零。
一个成本几乎为零的娱乐产品,只要质量没问题,观众有什么理由拒绝呢?
所以,在李川看来,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即便不能大火,也不可能遭遇非常严重的滑铁卢,而就目前的形式来看,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大火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。
事实证明,他没有猜错。
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正式播出之后,的确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。
当然,成绩背后是一段颇为曲折的经历。
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刚播出那几天,引发了巨大的争议。
主要的争议点,在于“系列短剧”这个形式。
“系列短剧”这个形式,其实很早就出现了,只是没有火起来,观众不知道,也没有这方面的概念。
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倒是火了,但是它挂钩了《延禧攻略》。
《延禧攻略》是一部正常的网剧,每集四十多分钟。
在很多观众看来,《延禧攻略》是一部正常的网剧,那作为《延禧攻略》的衍生剧——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,也应该是一部正常的网剧。
这么想的人,不在少数,至少占到了80%。
所以,当“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即将开播”和“吴谨言出演《延禧攻略》续集”的消息放出去后,就有观众询问“这部剧在哪播?”、“哪家电视台?”、“腾讯、优酷还是爱奇艺?”。
观众问得多了,官方要进行解答,否则观众都不知道在哪看了。
经抖音官方提醒,于杰等人商讨决定,让吴谨言代表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剧组,在预告片的视频评论区内发布了一条评论,内容为:【今晚六点,抖音独家,请关注本账号,第一时间接受推送。】
该评论发布后,引发了大量热议。
【真的假的?抖音也能看剧?】
【抖音要进军影视了?】
【抖音开始搞影视剧了?】
【……】
这类评论,不仅出现在抖音上,微博那边也上了两条热搜,一条标题为【《延禧攻略》续集将在抖音播出】,另一条标题为【抖音疑似进军影视】。
这两条热搜的出现,甚至还惊动了爱奇艺的CEO——龚宇。
龚宇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【抖音这么做,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误,这种行为将对国内的影视行业造成巨大的危害……】
龚宇的这条微博,也成功的登上了热搜,再次引发了热议。
从此可以看出,民众的误会有多深了。
连爱奇艺的CEO都亲自下场了,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。
然而,这事怪不了李川,怪不了吴谨言,更怪不了抖音官方,因为他们在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的预告片和各种宣传海报中、都清清楚楚写着四个大字——“系列短剧”。
字体标注的非常清楚,但是很多人看不见,他们也没有办法。
要怪,只能怪民众的思维惯性太强大了。
当然,这些现象只是暂时的。
等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正式播出之后,这种议论就平息了。
然而,一轮议论平息,更大的议论又来了。
【什么情况?一集就五分钟?】
【这是预告片?还是电视剧?】
【碎片化看剧?不愧是抖音!】
【什么玩意啊,就五分钟,什么内容都没讲,就玩了一个穿越,亏我等了一整天。】
【这是什么?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?】
【刚看了个开头就没了,我也真是醉了。】
【我还以为发错了呢,结果发现是正片,真是*了狗了!】
【我特么一脸懵逼。】
【……】
很多观众在看完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第一集后,都不淡定了,纷纷在网上发表评论
网友的热议,让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再次领到了两条热搜。
一条标题为【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第一集只有五分钟】;另一条标题为【看完开篇……就没了?】。
这两条热搜底下,全是清一色的责骂。
网友的愤愤不平,让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的口碑受到了影响,于杰等人意识到不妙,当机立断,又让吴谨言帮忙发了一条微博,作为澄清。
微博的内容很多,但大体可以总结为一句话:【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只是一部系列短剧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或者网剧,希望大家理解。】
这条微博刚发出去,就迅速登上了热搜,标题为【吴谨言澄清】。
之后又过了半个小时,又冒出来了一条热搜,标题为【系列短剧】。
这两条热搜的出现,让广大网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。
但是,明白不等于理解。
很多观众是抱着看电视剧的心态去看的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,有些人甚至还因此下载了抖音,现在发现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只是一部系列短剧,每集时长只有五分钟,他们当然不会接受。
接受不了,他们就要骂。
一骂,就影响到了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的口碑。
因此,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刚刚播出的两三天,可谓是争议不断,到处都有网友在骂。
好在,这只是暂时的。
两三天之后,观众逐渐接受了“系列短剧”这个概念,同时也随着《魏姐的职场日记》的剧情渐入佳境,形势开始发生逆转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