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午,闫俊和任馨予被请到了镇政府开会,商量今年乌山镇的发展和后面几年的计划,简单来说,就是做一个五年计划。
本来年前唐毅就准备开这个会,因为各种准备不充分一直拖到现在。
这两年乌山镇有这么大发展,明眼人都知道是谁带来的,看看现在,大鱼小镇新投资的几个厂子都在动工,整个乌山镇都被这几个工地给带动了起来。
不用统计,今年外出打工的人员比往年要少一大半,有人就会有钱,这些人在乌山镇挣钱,也会在乌山镇消费。
不说别的,就看乌山镇华富超市,每到下班的时候,都是挤满了人,镇上很多开商店的人都羡慕死了,这不,今年乌山镇一下子同时开了两家中型超市,预计五月份就能营业了。
更让乌山镇领导意外的是集镇上的房价有增高的趋势,已经达到了1500一平,这是算的主体房屋,院子附送。
而现在归德市小产权房才2000一平上下,究其原因,还是大鱼小镇招聘了很多外地的人才,这些人有能力有技术能挣钱,加上本身有钱,还不如在这买个房子呢,省得来回奔波。
闫俊和任馨予到的时候,会议室已经有几个老板,都是乌山镇其他几个做生意的老板,身价就不说了,里面也有厉害的。
几个老板很热情地和闫俊他们打招呼,都是乌山镇的,闫俊早已经和他们熟络,见面也都是互相恭维了几句。
乌山镇除了闫俊以外,也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是小工厂,天源饲业,前年总投资1000万,去年开始投产,也是佳运淀粉厂的销售对象。
“闫总,听说你销毁了八十万斤的玉米,嗨,卖给我啊,保准不让你赔本。”
天源饲业老总,郑开源,40多岁的大叔,高高肥肥的大光头,但是面善,做人爽快,就是做生意就有点…
闫俊这发霉的八十万斤玉米卖给他,估计连20万块钱都拿不到,还得落他个人情,毁掉也不卖给他。
“郑总说笑了,我这发霉玉米有人赔,再说我们范厂长执意要销毁,说给员工上堂课,我还能说什么?”
“你那个范厂长本事是有,就是有点…那闫总,咱们说好哈,下次再有霉变的玉米你可得交给我处理啊。”
闫俊点点头,下次?下下次也不会再有,咒我呢是不?
佳运淀粉厂生产脱落的玉米皮就是卖给了他的厂子,价格嘛就比卖到鲁省贵了一点,可见郑老板在价格上的难缠。
所以,一般闫俊是不愿搭理他,和他相比,养猪场王大婶真的是纯朴大家了,能成立公司的养猪场肯定不会小,闫俊手底下一千人吃饭买的猪肉都是他们厂直接给送过来的。
还有大鱼小镇那个卤肉厂进货也是从她那拿的,就是现在卤肉厂快变成了鸡爪厂了,这个闫俊确实没办法。
就这样闫俊和王大婶认识了,也去过她的公司,归德市众品肉制品有限公司,她还有个小型屠宰场,产品都是直接送到附近几个城市的批发菜市场。
严格来说她是归属于枫桥镇的,但她有个养殖场在乌山镇地界上,所以这次会议也邀请了她。
闫俊觉得还是人家公司实力强。
他们几个老板闲聊了一会,唐毅和那些领导才一起过来。
互相寒暄了几句,会议就在唐毅的主持下正式开始了。
其实这个说起来和企业座谈会没什么两样,只不过唐毅想让众人的出发点放在乌山镇往后的发展上。
但可想而知,并不是乌山镇发展起来了对他们的公司有帮助,清贫农业大镇的乌山镇反而更有利于他们,因为员工工资不用涨价,进货采购会更便宜…
所以这个会上,真的提建议说实话的都是像闫俊这样的本地商人,像外地人郑开源其实是无所谓的态度,你乌山镇发展的好有我一份功劳,发展不好也不影响我,反而人工什么的都便宜了。
让闫俊没想到的任馨予从她挎着包里拿出了一份计划书,看到大家乌拉乌拉说着废话,她直接把文件摆到唐毅的跟前。
闫俊都震惊了,她什么时候写了这么多东西,一直没听她说过,还有,你现在突然拿出来,是要打大家脸吗?
谁不知道这种座谈会谈不出来什么的结果,大家都是应付应付而已。
说起任馨予,她在乌山镇像财神爷一样,毕竟她的大鱼小镇把网店开到了24个自然村,每个村子都有一两家网店,粉丝众多。
而且她还是燕京大美女,现在也是乌山镇第一美女,气场十分强大。
说实话,她这个“镇长”比唐毅在乌山镇声名更大。
现在她突然扔出来一份计划书,一时间,会议室全部静默下来,政商两帮人全盯着唐毅手里的文件,对商人来说这也许就是能发财的机会,对那些小领导来说,这可能就是进步的阶梯。
毕竟唐毅已经当了一年多镇长,大概率明年会升职离开乌山镇。
这时会议室很安静,只有唐毅翻着纸张的声音,闫俊看看唐毅又一脸幽怨看了任馨予一眼,竟然连我都瞒着。
任馨予注意到闫俊的眼光,她心里窃笑,这可是我一年多打磨出来的计划书,为了就是让你们看看我们女人的能力。
不让闫俊知道,也是她的小私心作祟,谁让闫俊号称金点子小能手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