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宰望向手下的参将,语气中满是自信。
毕竟现在的局势,几乎全部都有利于高阳国这一方。
大魏辽东地区无法调集更多的兵力。
主帅又是一个初出茅庐、依靠着身份才坐上这个位置的毛头小子。
而自己这一方,有三倍于对方的兵力,还有绿江这道防线,加上近段时间,一直都在为此战做准备。
尤其在各地,还有至少数万大军正在驰援。
无论怎么看,优势都在自己他们。
在这种情况下。
怎么输?
而李宰所考虑的,不仅是依靠此战,摆脱附属国的身份。
还要稳定自己的太子之位。
如今一切都准备就绪。
就等着大战开启后,高阳国一战而胜。
届时,他的名字,将会响彻东方大陆诸国,在王室的地位,更是无法撼动。
而下方,高阳众参见听到此话后,心中的担忧,也减少了许多。
大魏在他们的眼中,的确是不可招惹的存在。
这种印象,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。
但此一时彼一时。
高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国力蒸蒸日上,已经不同以往,难道还无法胜出吗?
“太子殿下言之有理。”此时,几位参将均是点了点头,当即道:“我们现在已经占尽了优势,只要不出意外的话,这将会是我高阳,名扬东方诸国的机会!”
大魏王朝,一直都是中原之主,强大早已深入人心。
可难道真是那般不可战胜吗?
众人觉得不是。
“好!”
李宰听到此话,脸上不由浮现出一抹笑意,道:“诸位有这个想法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”
打仗,靠的就是自信和士气,现在众参将的决战之心,已经被他激起。
那在之后的大战中,肯定不会由于畏惧,而选择退缩。
也就是为何,他要亲自挂帅的最大原因。
若从一开始就害怕会失败。
那这仗还怎么打?
“太子殿下,末将这里有一个建议。”一位参将走了出来,道:“如今大魏一方,今晚正在进行战前最后的准备,想必一定不会发起攻击,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,进行袭击。”
“在他们没有任何防卫的情况下,肯定也有着极大的效果。”
虽然任何一方都没有明确说要开启大战。
但所谓兵不厌诈。
只要能胜利,任何方式都是可以的。
所以此话一出,就让在场其他参将,均是眼前一亮。
因为他们在经过稍稍思考后,觉得这个计划完全可行。
若是运用得当,还能取得极大的战果。
“不可!”
但这时候,李宰却突然开口,思索了一下道:“我们若想要夜袭,必须要渡过绿江,虽说这个时间并不长,但肯定会引起大魏的警觉,再则,即便渡江成功,没有被发现,但敌方五万人,并非没有任何戒心,也没有睡下。”
“所以本殿下觉得,如此情况下,根本不需要袭击,只需等对方出兵,主动权就握在了我们的手上。”
宣城现在驻扎了十五万大军,还有各种防御工事。
何况还有绿江横在中间。
而绿江,可以成为有效阻止大魏出兵的天堑。
但也是高阳出兵大魏的麻烦。
因此李宰认为,完全没有必要冒险偷袭。
且这么短的时间内,十五万大军根本渡不过去多少人,肯定取不到多大的战果。
再则,就算袭击成功了又能如何?无疑会增强对方的戒备心里,可以说百害无一利。
李宰认为,在这种情况下,自己只需要按部就班、保守一些。
然后抵挡大魏的进攻就可以了。
至于其他的。
现阶段还是不能考虑。
下方,众参将闻言,相视一眼。
没错,既然自己这一方占尽了优势,就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,没有必要冒险。
当即,他们全部微微躬身道:“还是殿下思虑周全。”
李宰却也没有多言。
事实上,他在内心中,也是有些害怕大魏的。
知道若在兵法上面,自己无论如何,都很难与对方将领相比。
李宰心中的确有些看不起,那位新任辽镇指挥使。
但地方的将领又不是只有一个。
还有许多身经百战的将士。
既然手下的参将们能想到袭击,大魏那一方会想不到吗?
说不定。
这还是敌方的障眼法,故意引诱自己前去袭击呢。
因此无论如何,最好都不要主动出击,以不变应万变,等到对方忍不住出兵,然后见招拆招,才是现在最好的选择。
“好了。”这时候,李宰站起身来,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,望向众人道:“现在我们要做的,就是加强戒备,时时刻刻关注大魏一方的动向。”
“是,太子殿下!”众参将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,纷纷躬身遵命。
很快,他们退下开始各司其职。
也因为李宰的提醒。
命手下的斥候,监视对岸的一举一动。
与此同时,对岸的大魏辽镇驻军,因为连日来的训练,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歇息的机会,自然是不会放过。
五万人一起开饭,场面自然是相当壮观的,各种粗鲁和骂声不断响起,看起来热闹非凡。
而这些消息,也通过斥候,不断传到李宰、以及宣城各将领的耳中。
此时此刻,高阳国一方已经可以确认。
大魏绝对会在这一两日发动攻击。
否则,就不可能拿出本就有些不足的粮草,让下面的士卒吃饱喝足。
所以他们也开始加紧戒备,以及继续构筑各种防御工事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