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荀攸身为侄子,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方才好话坏话都说尽了,荀潇若是在文治上没有成就,日后必然不入士族之流。
可若是治军有方,为将也不为过。
但总归最好不要领军,会给荀氏带来灾难。
“二叔,有些话,我想你应当懂,当初你好为游侠,集众颇多,最终被遣,戴孝为先,不失为一件好事,顺流而下吧。”
荀攸说完,双手执礼而拜,深鞠一躬退了回去。
毕竟荀彧走了,他失去了大声和荀潇说话的权力。
等他走后,整个正堂也稍微安静了下来。
典韦心里过意不去,毕竟这话还是从他的口中流出来的,若不是昨天不小心说漏了嘴,军师也不会知道。
就不会来这骂了。
但是他又好奇。
啥事啊。
好神奇啊,先生前几年,还任侠乡里过啊?
他现在也不过二十二,那难道十六七就已经出去砍贼人了?
那比俺可狠多了。
“先生。”
典韦走到了荀潇身旁,有些感慨,伸出手到他的肩膀上揽了一下,虽然不知道怎么劝,还是要说几句好话。
“开心点。”
荀潇愣了片刻。
然后目光呆滞的缓慢抬头,仿佛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紧接着接连几个大逼兜打在典韦的肩背上。
“开心?!”
“我让你开心!!”
“开心吗?!”
“你开心吗?!我真是服了你个老六!”
“嘴里没个把门的,曹纯都不说了!”
典韦被打了几下,虽然根本不痛,但还是象征性哎哟了几声,往前一股脑跑去。
这时候,王二刚好到门口,进来看了一眼当即就道:“大人,门外有女子来找你。”
“啊?!”
荀潇一愣。
但是心里忽然喜滋滋起来。
“谁?!是不是桃儿?”
“不是。”
“哦。”
那没意思。
“是卞夫人的婢女,令大人在三日后,领宿卫护送夫人去当地忠烈祠告祭行事。”
“哦,知道了。”
荀潇正是烦躁,等王二转过身去,马上又反应过来,“不对啊!”
“啊?”
王二懵了几下,和典韦对视。
“为何叫我啊?这宿卫营没人了吗?”
“小人也不知道,可能是大人声名在外,令夫人也敬佩,是以心生好感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荀潇摆了摆手。
心思一下烦躁了起来,破戒了不说,桃儿也没见到,现在她离得更远了,还跑到了琅琊。
嗯?!
琅琊望族好像是诸葛氏。
桃儿不会是诸葛家的人吧?
嗯,有可能……
荀潇想到了当年见面之时,便已经是车马而行,衣着光鲜,说明家中并不贫穷。
小时红衣,肤白可爱,跳脱又活泼,想来应该是无忧无虑。
真好。
算了,给桃儿回信去。
……
夜中。
曹操在家里享了一日的安宁,和卞玉儿游园交谈,之后又复回去见了自己的女儿。
曹宪现在活泼得很,缠着要学御术,而真正懂御术的自然是夏侯氏与曹氏的那些将军们。
别的人虽然懂,但自然是不放心交给他们的。
“宪儿天真烂漫,交给文伯肯定不错,让她自去学便是,也见不上几面。”
曹操吃着饭,卞玉儿在旁笑着应声,“阿瞒怎么现在就开始想着,给宪儿找了?”
“荀氏百年清誉,代代都是人才,荀君更是夫君的左膀右臂,自然是可有通家之好……”
“但是……”想到这,卞玉儿轻笑了一声,自然的捂住了嘴,接着道:“就是,你与荀君是相交莫逆,却让女儿亲和他的弟弟,日后若是真成了……”
“呃……”
曹操一愣,是这么个道理。
那我好像大一辈!?
不亏。
“我与文若,宛若与你,无妨。”
“阿瞒还是头一次如此,既然有心,不如让阿翁从琅琊来此?”
“嗯……”
曹操想到这,不由得点了点头。
再等等吧。
我已经写信叫父亲帮忙去找一名叫做桃儿的美人了,信中形容,极其美丽不凡,或许有这样的女子,不管是不是,找来给文伯总没错。
但若是宪儿可以和文伯关系好,哪怕如兄妹一般,也无需再受此折磨!
荀文伯,你非得归附我曹操不可!
……
三日之后。
曹操自去军营,荀潇带自己宿卫六十人跟随护卫,到鄄城建造的乡里祠庙,去告慰先灵英杰。
其实便是在即将到年关之时,行一个仪式,让当地百姓也跟着庆贺一番。
这等事,好久没有做过了。
今年定要做,便是因为屯粮成功,良田遍州郡之地,百姓得百万之数安居,不再为饿殍而苦恼。
同样不再为冬灾而恐惧。
温饱两字,真正落入了百姓心中。
正好借此,再收民心,安定兖州。
当然,这和荀潇没啥关系,他只是宿卫两侧,如今是深秋天气,即将入冬。
也算得上秋高气爽,天气怡人。
是以他在祠堂之外山路,逐级而下布置好了守卫,就随卞夫人,丁夫人以及曹氏的些许家眷,入了庙内。
在院中休憩。
不多时,一个穿淡青色长裙的少女好奇的近前来,上下看了几眼,眉开眼笑的道:“你就是,荀文伯?”
“那位最年轻的治中从事?”
“我叫曹宪。”
“二小姐好。”
荀潇嘴巴撇了一下,颇为平静的行礼。
并没有什么波动。
这女子,很清丽,十四五左右,稚气刚脱,很活泼,倒是和小时候的桃儿有点相似。
但终究不是。
“果真是你,”曹宪笑了,很自然的坐在荀潇的身旁栏杆上,双腿前后摆动了几下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